焦點新聞
信息員登錄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作者:楊錦春來源:中青一班(第64期)班支委發布時間:2020-12-01
近日,省委黨校中青一班(第64期)52名師生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對年輕干部提高“七種能力”要求,赴安順塘約——大壩黨性教育基地開展第二次黨性實踐教育。通過《窮則思變塘約村 黨建引領譜新篇》專題教學、高田村易地移民搬遷和軍地實踐中心、大壩村等現場教學、進村莊入農戶訪談教學、與先進人物左文學等面對面交流互動教學以及金刺梨基地勞動體驗教學、《若飛就是永放光芒》情景教學、進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引導全體學員學先進比情操,以先進典型為榜樣,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讓思想在基層得到淬煉,讓能力在實踐中全面提升。
在塘約教學點,《窮則思變塘約村 黨建引領譜新篇》專題教學闡述了“窮村”到“富村”裂變歷程,全體學員無不為基層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特別是基層黨員干部創新破題、探索發展的頑強斗志,敢闖新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堅強意志,以及舍我其誰的家國情懷深深感動感嘆。大家紛紛表示,此次黨性鍛煉之行,是一次思想淬煉心靈洗禮之行,是一次能力提升實踐歷練之行,理想信念更加堅定,思想作風更加頑強,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追求更加牢實。
學員們圍繞《塘約道路》進村入戶走訪,尋找以左文學等為代表的塘約人“窮則思變”精神密碼,通過與干部群眾面對面交流探尋一場大雨引發一場歷史性變革的動因和力量。
“要想富,首先要有個好支部,再是要有一批好干部?!?,走訪中群眾說得最多的這句話,樸實易懂,卻耐人尋味,道出基層黨建基礎性作用和黨組織戰斗堡壘的威力。塘約村學習借鑒“支部建在連上”,把黨小組建在村民小組和產業鏈上,黨小組管思想管人,村民小組管行政管執行,公司管生產管經營,探索出了“黨支部管全村,村民督黨員”管理形式,走出了“黨建引領,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的發展模式,深得人心,展現了農村支部書記始終把加強基層黨組織擺在第一位的政治自覺,也展示了讓黨員在帶頭中凝心聚力,用黨心凝聚民心和抓政治能力建設的本領。
有學員問:“山還是那座山,人也還是這些人,為何因2014年一場大雨短短幾年有這么大的變化”,左支書說,“村里人靠傳統農業勉強度日,這場大水很多農戶一貧如洗,窮到底,只有改革這條唯一的出路,把村民重新組織起來,靠集體力量抱團發展,才能踩出一條新路來”,“在信息時代僅靠傳統農業方式已無法承載農民現行條件下的生計,真正的貧困是由于一些不相適應的、落后的生產方式的束縛,因此改革勢在必行”。學員從塘約村走“農村改革道路,進行集體化發展”中感悟到了基層干部組織群眾發動群眾的工作方法,也深深體會到了“窮則思變”的改革決心。在組織發動群眾中,其他不變,“人”就是最大變量,所以只要把“人”這個變量資源喚醒,改革就會激活;另一方面,緊緊抓住農村土地確權“牛鼻子”,推動農村產權改革、農村金融改革和社會治理改革,探索“一分七統”、“七權同確”的改革路徑,把承包地確權流轉到合作社統一經營,通過村民“確權”、政府“賦權”、市場“易權”的“三權”促“三變”,鞏固農村資源集體所有權,維護農民土地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面對社會治理難題,探索出了“紅九條”“黑名單”,實現村民既自治又共治的“村民代表大會說了算”的民主形式,重塑了鄉村民風民俗;充分體現了基層干部既有“敢試、敢闖、敢干”的精神,又有“擔當、奉獻、為民”的情懷;充分展示了基層黨員干部勇于改革攻堅的創新能力,善于宣傳發動的群眾工作能力,敢于破題一抓到底的抓落實能力。
對照基層生動實踐,學員們深切體會到對黨的創新理論知識不足和本領恐慌,更需學深悟透篤行;比照先進人物典型事跡,學員們更加感到黨性作風、為民服務仍需錘煉,思想意志、人民立場仍需淬煉,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大家紛紛表示,作為中青年干部,將時刻銘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自覺加強政治歷練,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全面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學深悟透,融會貫通,掌握立場觀點方法,做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堅持到群眾中、到實踐中去,傾聽基層所想所急所盼,掌握了解實情。在面對復雜形勢和艱巨任務中,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錘煉政治能力,提高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于直面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
編輯:李文龍
審核:田茂嬴
編審:馬 君
終審:漆安桂
中共貴州省委黨校(貴州行政學院、中共貴州省委講師團) 版權所有 黔ICP備18004040號-5
站務聯系電話:0851-83602615 省級政府服務熱線:0851-12345
本網站建議采用360極速模式、谷歌、火狐瀏覽器,電腦分辨率為1366*768以上
貴公網安備 52011102002233號
省內地市黨校全國黨校網站報刊讀物其他友情鏈接